加密刻录技术 目前,加密刻录技术及相关产品大体可分成两大类:①纯软件处理;②软硬结合。其中,纯软件处理又可以分成目录/文件隐藏、目录欺骗和第三方软件三类。 所谓目录/文件隐藏,其原理早在MS-DOS时代就为人所熟知——通过修改目录/文件属性字节,使其隐藏。只不过由于光盘刻录的特殊过程和Windows 9X等系统的磁盘读写特征,使得这一操作的对象变成了欲刻数据的映像文件,即常见刻录工具使用的.cue、.cif等文件。具体操作时,通过 Ultraedit、Winhex等十六进制编辑器分析并定位对应的属性字节,将它改成“04”,存盘后再刻录。 所谓目录欺骗,是利用映像文件的特殊结构,修改其中欲保密目录的实际显示名称,使它与实际操作名称不一致,造成文件访问异常,给人以“该盘有问题”或“系统有问题”的假象,迷惑他人。并且,这种方式常常与目录隐藏结合运用,增强保密效果。 第三方软件加密的基本方式为:对原始数据在刻录之前或者刻录的同时进行重新编码或者加壳处理,将解密程序置于光盘Autorun中,只有密码验证通过后,才能看到原始数据。否则,即使能够浏览光盘,所见到的也只是经过处理的“加工品”。至于具体的实现手法,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眼下市面上流行多款加密刻录软件,如CD-protector、SecureBurn和CryptCd等。 至于“软硬结合”,又可分成三类。一类是通过诸如判断主板BIOS、设置硬盘加密点等手段来决定光盘信息是否可用,但这样势必降低光盘的通用性,所刻光盘的实用价值会大打折扣。因此,这类技术对于普通用户了来讲,没有太大意义,市面上这类产品也很少。 另一类就是利用“超刻录”。所谓“超刻录”,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超过标称值的刻录,标称值通常指标准值:74MIN@650MB和 80MIN@700MB。由于光盘的外圈直径大、弧度大,这样就给刻录坑槽留下许多可利用的物理空间,于是在外圈进行加密刻录,设置加密信息点,既能增加容量,又能起到光盘加密的作用。由于超刻部分完全在光盘的外圈进行,坑槽位间距、位深不低于橙皮书规定的最小限制,因此理论上不会影响光驱的正常读取;另一种理解是指符合橙皮书2(CD-R盘片规格标准协议书)规定的大容量光盘刻录,比如90MIN@800MB以及99MIN@870MB的超刻录功能。超刻需要刻录机和软件的支持,对CD-R盘片的品质有一定的要求。 第三类是采用特殊的光轨写入方式,在光盘数据的存放形式上做文章。这种技术常用于实现光盘“防拷贝”。许多正版软件光盘不能复制,即使复制也不能使用就是这个原因。典型代表有:Free Lock、Safedisk等。如Safedisk主要通过验证数字签名、数据防护编码等手段实现光盘“防拷”。 下面我们将介绍实际应用中几种常见的加密手法以及相应的破解方法。 加密篇:我的光盘你别用 说起光盘加密,也许大家都知道一些方法,比如在使用光盘时提示输入密码、隐藏源文件的真实路径、生成无法复制的超大文件等,这些都可以制作出形形色色的加密光盘。下面就让我们先来看看怎样对光盘进行加密操作。 给光盘添加密码口令 给光盘添加密码口令是最简单的一种加密方法,这种光盘在查看的时候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否则无法浏览和使用光盘中的任何文件。由于这种加密方式操作简单,但是具有相对较强的安全性,因此非常适合新手玩家使用。 给光盘添加密码可以通过SecureBurn实现,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正式刻录之前对光盘进行密码保护,然后再通过软件内置的刻录功能即可直接获得有密码保护的光盘。 |